硝酸盐已被证明能在动物体内外,经微生物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它间接可与次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目前已发现的120多种亚硝胺中,75%能使动物致癌。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于蔬菜。因此研究及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对保护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很可能是比农药危害更大的一种成分。由于过度施用氮肥,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经常偏高,转化成亚硝酸盐之后,可能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亚硝胺,成为诱发胃癌等癌症的隐患。调查发现,我国膳食中80%左右的亚硝酸盐来自蔬菜。
1、亚硝酸盐的生成
在蔬菜当中,以叶菜和根菜的硝酸盐含量比较高,因此这些蔬菜必须非常新鲜。一旦发现叶菜发生萎蔫、掉叶,就表明其中亚硝酸盐含量已经大幅度上升了。硝酸盐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亚硝酸盐呢?一是蔬菜放在室温下时,蔬菜内部是无菌的,但它自身的酶会还原硝酸盐,产生亚硝酸盐;二是蔬菜烹调之后,本身的酶被杀灭了,但细菌大量繁殖,很多细菌都能够产生硝酸还原酶,从而制造出亚硝酸盐来。
结论:1、生的蔬菜不能在室温存放时间过长;2、做熟的蔬菜要避免细菌污染;
2、生的蔬菜如何减少亚硝酸盐
刚刚采收的新鲜蔬菜当中,亚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而蔬菜在室温下储藏1-3天时,其中的亚硝酸盐达到高峰;冷藏条件下,3-5天达到高峰。对于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蔬菜来说,亚硝酸盐产生量特别大,冰箱储藏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室温储藏。
研究证明,用洗洁精洗过,然后再漂洗干净,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于用清水浸泡20分钟的样品。反之,泡蔬菜会增加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从而不利于食品安全。
结论:1、蔬菜尽量低温储存;2、食用前用洗涤灵泡一下再冲洗效果最佳;
3、做蔬菜时如何减少亚硝酸盐
凉拌蔬菜的时候,加入蒜泥和柠檬汁都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因为大蒜能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而蒜汁中的有机硫化物,柠檬汁中的维生素C和其他还原性物质都能够阻断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致癌物。同样,蔬菜腌制时,放入葱、姜、蒜、辣椒汁都有利于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硝酸盐的特点是特别易溶于水。所以,如果把蔬菜在水中焯一下再烹调,去掉大部分硝酸盐,蔬菜就会变得比较安全。 要解决亚硝酸盐的麻烦,必须在刚刚蔬菜烹调好,细菌数量还很低的时候放进冰箱,而不是盛进菜盘中翻腾一两个小时之后才放进去。人的筷子翻动,实际上就是为细菌充分接种,让细菌与蔬菜充分混合,便于它们大量繁殖。室温下放的时间越长,翻动次数越多,则细菌繁殖越多。
结论:1、把蔬菜先在沸水中焯一下好处多;2、当时不做的话把焯过的菜分装成两三个盒子,放冰箱中,每餐做一份;3、带饭的话先把不吃的部分拨出来,不要吃完之后再盛。
怎样才能控制硝酸盐对蔬菜的污染呢?
一是科学施肥。硝酸铵和其他硝态氮肥,一般不宜用于蔬菜特别是白菜、青菜、菠菜等叶菜类。目前不少国家已规定,对叶菜类不准使用硝酸铵。绿叶蔬菜不宜叶面喷施尿素或硫酸铵等氮素化肥,以免造成硝酸盐的污染。应增施农家肥或复合肥,并注意钾肥的补充以及微肥的利用,这样可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二是保护地生产的蔬菜,在不影响湿度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掀棚、揭棚和开窗的次数和时间,以增加光照强度,利于蔬菜同化硝酸盐,减少硝酸盐的含量。
三是选育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蔬菜品种,如番茄、辣椒、香菇等。因为维生素C能阻断或减缓硝酸盐的形成,抑制亚硝胺的合成。除此之外,还应逐渐改变以叶菜、根菜为主要副食的饮食习惯。
四是蔬菜在收获、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损伤,更不宜在高温下长期堆放。已腐烂变质的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升高,不宜食用。
五是引导菜农不用工业水浇灌蔬菜,并适当延长蔬菜追肥至上市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