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推进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库项目围绕现代种业、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组织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种业创新。现发布申报指南如下(重点攻关项目纳入市财政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支撑类专项联动统筹管理,指南另行发布):
一、指南内容
(一)农业种质创新与良种良法集成应用
1.优质特种水稻新品种创制及利用
采用常规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手段,定向培育具有高营养和高经济价值的优质特种水稻新种质,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种业项目)
2.优质早熟粳稻新品种选育与有机栽培示范
选育早熟(国庆节前)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建立生产示范基地,集成示范绿色生态种植和保鲜、贮藏、加工技术。(种业项目)
3.“沪旱61”繁种能力建设与新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开展“沪旱61”提纯复壮,原原种生产,以及旱种旱管、水种旱管等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形成相关规程,建立栽培示范基地,并在上海地区推广种植。(推广项目)
4.蔬果新品种种质创新与良种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结合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杂交青菜、抗TY、褪绿病、根线虫番茄、黄瓜、西葫芦、草莓等蔬果新品种,研究种子繁育关键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及新品种试验示范体系。(种业项目)
5.优质抗病西瓜新品种选育
建立西瓜抗枯萎病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技术,育成兼具抗病、高品质和丰产性状的西瓜新品种。(种业项目)
6.草莓优质抗病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将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建立草莓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平台,培育优质、高产、多抗草莓新品种。(种业项目)
7.“翠冠”梨大果芽变嵌合体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研究
以“翠冠”梨大果芽变为材料,开展分离纯化及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研究,获得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翠冠”梨新品种。(种业项目)
8.适合上海地区的蓝莓新优品种筛选及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筛选在上海地区稳定结实、品质优良、适生性强的早、晚熟蓝莓品种,建立优质种苗扩繁体系,形成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并示范。(种业项目)
9.上海航天育种平台建设
建立航天育种平台,开展特色蔬菜搭载品种田间选育,建立航天品种展示及示范基地。(种业项目)
10.蔬菜种子引发及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
开展蔬菜种子引发、育苗、嫁接等技术的研究,形成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实现周年育苗,制定操作规程。(种业项目)
11.高效特色蔬菜新优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开展高效特色蔬菜品种引选,建立展示示范基地,形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茬口模式。(种业项目)
12.盆栽风铃草、洋桔梗引选与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引选盆栽风铃草、洋桔梗新品种,开展高温栽培、花期调控、盆栽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集成优化研究。(种业项目)
13.早樱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筛选与快繁技术研究
收集秋冬季及早春开花的樱花资源,通过分子育种技术选育适合上海地区生长的早樱品种,形成快速繁殖和育苗技术体系。(种业项目)
14.全程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示范与应用
开发育苗容器,集成示范全程容器育苗技术,形成相关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项目)
15.观叶垂吊植物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建立观叶垂吊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体系,研究优良品种产业化生产技术,并进行生产和应用示范。(转化项目)
16.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奖补
对自主开展粮油、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农作物新品种商业化育种,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且开展推广应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补。(种业项目)
17.优质种源与良种繁育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针对本市现代种业发展需求,引进国外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和较好辐射能力的优质种源和先进繁育技术。(引进项目)
18.适合上海市场的冷鲜型浦东鸡配套系培育
培育适合上海市场屠宰加工的冷鲜型浦东鸡配套系,开展高效安全养殖、肉质营养调控等配套关键技术研究。(种业项目)
19.羊的冷冻精液技术研究和应用
研究崇明白山羊、波尔山羊和湖羊的冻精生产及授精技术,提高母羊受胎率等生产性能。(种业项目)
20.新西兰白兔提纯复壮与高产技术集成示范
对新西兰白兔核心种群进行提纯复壮,开展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等高产技术的集成示范,提升新西兰白兔生产性能。(推广项目)
21.团头鲂优势配套组合的扩繁与应用
开展团头鲂配套亲本保种和继代选育,及优势配套组合的生产性扩繁与推广应用,建立团头鲂配套系育种技术体系。(种业项目)
22.杂交斑鳜的繁殖技术研究及选育
结合传统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对杂交斑鳜进行扩群及多代选育,研究替代饵料及集约化养殖,培育抗病力强、肉质好、生长快的鳜鱼新品系。(种业项目)
23.银鲳人工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银鲳不同生长阶段的关键营养素生理需求及其饲料配置,集成示范工厂化、池塘、网箱等模式下人工养殖关键技术,形成技术标准,建立示范基地。(种业项目)
(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
24.粮食和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集成示范应用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形成主要农作物生态种植模式与技术规程,示范推广10万亩次,示范区平均化肥、农药用量比面上减少20%。(推广项目)
25.菜田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开展菜田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及替代调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立3个以上示范基地,形成技术规程,示范推广5万亩次,示范基地平均化肥、农药用量比面上减少30%。(推广项目)
26.绿色植保产品在蔬菜立体综合防控上的示范应用
综合运用自动化熏蒸器、静电喷雾器、素饵剂、专用粘虫板等绿色植保产品,开展蔬菜病虫害立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项目)
27.新型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的创制及在蔬果上的示范
研发生态高效的新型微生物源农药,完成农药登记手续试验,形成生产工艺,建立示范基地,在蔬果上示范应用。(推广项目)
28.新型高效土壤调理剂的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发绿色环保高分子物质作为土壤调理剂,制定生产工艺,开展检测和评估,建立示范基地进行示范应用,开展效果评价。(推广项目)
29.猪源BVDV为载体的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制与应用
以猪源BVDV-2感染性克隆质粒为载体,研制稳定表达PEDV抗原表位的猪腹泻多价疫苗,开展应用试验及生物安全评价。(推广项目)
30.新发猪Delta冠状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嵌合VLP粘膜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研制预防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病毒嵌合VLP,开展应用试验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推广项目)
31.对虾白斑综合病毒的重组蓝藻疫苗研发与应用
利用蓝藻的表达蛋白作为免疫促进剂,开发防治对虾白斑综合症的虾苗口服剂,开展应用试验及生物安全评价。(推广项目)
32.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在崇明开展新型稻(菜)渔农田生态种养模式、稻菜蚓轮作种养模式关键技术,及农牧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推广项目)
33.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开展高效微生物菌种筛选、处理工艺创新与规范、处理能力提升与稳定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高效灵活、经济环保的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并推广应用。(推广项目)
34.上海地区养殖池塘底质污染调查及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示范
调查和监测上海地区养殖池塘底质,明确底质污染的主要情况,分析池塘环境与底质相关性,研究和示范池塘底质修复关键技术。(推广项目)
35.农业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及其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利用农业废弃物三次发酵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形成基质生产技术规程,并示范推广栽培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项目)
36.适合上海地区的冬季绿肥作物品种筛选及种植模式研究
筛选适宜上海的高效冬季绿肥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培育冬季绿肥专用油菜新品种,并进行高效绿肥种植示范。(种业项目)
(三)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中的应用
37.上海农村产权交易协同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搭建上海农村产权交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探索构建“互联网+”农村产权交易的专业化服务运行模式,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产权要素交易等业务工作在线化、数据化改造。(推广项目)
38.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建设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与农业部统计报表、调查样本、农村固定观察点等数据共享,制定涉农信息资源目录和农业大数据建设相关标准。完善市农委网上政务大厅、政府网站、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办公协同平台等系统建设,逐步推进农口系统涉农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与上海政府数据网的对接与共享。(推广项目)
39.上海绿叶菜全产业链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应用
依托上海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和蔬菜园艺场田间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海绿叶菜全产业链大数据系统,构建绿叶菜生产经营管理地图,实现绿叶菜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共享、动态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分析。(推广项目)
40.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
建设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相关产业生产过程管理、产品检测、“三品认证”及证后监管、投入品监管等信息的互通共享,全方位监管生产主体进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推广项目)
41.上海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与服务系统完善与应用
拓展完善上海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农村实用人才数据统计汇总。建设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子系统,构建人才数据库,形成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推广项目)
42.上海益农信息社云系统建设与应用
建设上海益农信息社云系统,承接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按照采集端快速配置、采集元素规范、数据间关联清晰、云端数据安全等要求,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数据规范便捷采集、加工、归类存储和分析。(推广项目)
4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拓展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网订点取、生鲜微店、智慧微菜场等,推广“电子商务+生产基地”、“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模式,完善电子商务交易配套服务。(推广项目)
44.“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与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信息服务、质量追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蔬菜、粮食、瓜果、食用菌、畜牧、水产和农机等行业的应用。(推广项目)
45.崇明生态农业科创中心综合展示与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搭建崇明生态农业科技中心“1+N”综合展示与服务管理系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科创中心实时在线展示创新基地、创业农场、生态农业应用模式等示范应用成果。(推广项目)
(四)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
46.上海地产果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与溯源体系的示范推广
构建上海地产果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编制使用统一的果品质量追溯编码规则和识别查询标识,实现市郊主要果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档案电子化,示范推广二维码标签标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长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商业化模式。(推广项目)
47.上海奶牛养殖与奶制品生产全产业链追溯系统
构建奶牛养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投入品、环境管控、牛只管理等养殖过程数据化、在线化管理。推进奶制品加工、流通、销售供应链过程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统建设。(转化项目)
48.鲜切果蔬安全加工与质保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鲜切果蔬生理生化及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集成加工和质保技术,形成技术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提升果蔬附加值。(推广项目)
49.上海市绿叶菜生产中农药污染潜在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研究
开展高通量、多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研究,分析上海市绿叶菜生产中农业残留风险水平,明确主要风险因子,开展定量潜在风险评估。(推广项目)
50.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模式研究
在崇明开展奶牛“两病”情况调查、风险分析,集成应用“两病”检测、预警和净化技术,制定“两病”净化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全市奶牛“两病”净化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起到示范作用。(推广项目)
51.水产弧菌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
根据上海水产弧菌病发生特点,研发有效防控制剂,示范推广综合防控技术,形成防控技术规程,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项目)
(五)智能农业设备设施研发与示范应用
52.智能化植物工厂应用与示范
开展智能化植物工厂建设中智能装备、自动控制、物联网系统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药食同源植物、水培蔬菜、周年果菜、菌菜共生等栽培技术体系,建设植物工厂示范基地并开展植物工厂优化布局研究。(推广项目)
53.稻茬麦机械化种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开展水稻秸秆的全量还田技术,包括深翻埋压、秸秆二次粉碎、新型秸秆旋耕灭茬等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开展浅耕灭茬、开沟、播种一体的麦子条播机选型,研究与示范麦子机械化条播技术与配套农艺技术。(推广项目)
54.蔬菜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
开展蔬菜直播机、起垄机、深翻机、灭茬机、收割机等主要机械比选,形成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示范应用,包括在6米型和8米型单棚中集成应用机械化起垄作畦、播种移栽、水肥一体、收获等技术,在连栋温室标准化设施菜田和露地菜田集成应用中大型拖拉机耕整地、播种移栽和自走式机械化收割。(推广项目)
55.8m单棚适应机械化改进与示范
完成现有标准GP-832Z型装配式钢管塑料管棚适应机械化改进与示范,满足机具在棚端进出作业,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改善现有单棚通风不足的弊端,提高管棚的通风效率。(推广项目)
56.农作物种子新型包衣设备及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发电子种子包衣设备,筛选适合水稻、青菜、甜玉米等种子处理的最佳辐照剂量,形成农作物种子电子包衣操作技术规程并示范应用。(推广项目)
57.现代农业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针对本市农业生产需求,引进国外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农业装备及技术。(引进项目)
(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
58.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
配套农业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补助项目”,以涉农区为单位,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能力。(推广项目)
59.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农业部门合作,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推广项目)
二、申报须知
(一) 推广、种业、转化、引进项目申报须知:
1、申报条件
(1)凡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单位,涉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均可申报,其他国内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可作为课题协作单位参与课题申报。
(2)申报单位必须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有与项目内容相匹配的专业研究团队、研究开发设备设施等必备条件。
(3)鼓励产学研联合,多学科合作申报。申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上一年度纳税证明和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原件)各壹份。
(4)申请种业、引进项目的单位须提供证明拟研发的技术方案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科技查新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应由国家级或省、市一级权威专业查新机构出具,具体操作可参照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科技查新规范》。
2、申报要求
(1)填写申报材料前请详细阅读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沪农委(2014)473号],并从上海农业科技网(http://www.shac. cn)“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中“可行性报告用户登录”进入系统,按照要求认真填报并在线打印可行性报告,下载文件袋样张。
(2)填写课题可行性报告前请仔细阅读《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资金预算编制细则》,认真填写相关内容。
(3)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一式六份装入文件袋,贴上文件袋样张,经保证单位审核签章后,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指定地点。
(4)推广、种业、转化、引进项目即日起申请,材料递交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29日(星期四)下午5点。
(5)联系方式:
申报材料送达地址: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仙霞西路779号3号楼 3208室。
联系人:汤勇华52161306、13585750225,唐玉姝52162900、15921099810。
(二)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奖补项目申报须知:
1、申报条件
(1)凡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作物种业单位均可申报。国家或市级科研单位、高校由其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审核、提交申报材料;本市郊区(县)范围内的科研单位、企业申报的由所在区县农委负责统一审核、提交申报材料。
(2)申报奖补的新品种必须为近五年内(2012年1月1日以后)通过农业部或省级(含)以上法定机构审(认)定,或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
(3)申报奖补的新品种近三年内应在本市或其他省、市、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种植面积,在同类品种中或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4)申报奖补的新品种在培育及审认定过程中未获得财政性资金支持。
2、申报要求
(1)填写申报材料前请详细阅读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奖补实施细则》[沪农委(2014)473号,附件五],并从上海农业科技网(http://www.shac. cn)“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下载中心中下载“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奖补项目申报材料”。
(2)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包括《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奖补项目申请表》(附件1)、《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奖补项目申请书》(附件2)、《农作物新品种简介及主要栽培技术》(附件3)、《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表》(附件4),一式5份。
(3)新品种选育证明材料,包括品种审(认)定证书,或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制繁种基地证明材料,包括基地地址、面积、产量,近三年依法生产经营的书面证明等。销售推广证明材料,包括年度销售清单、发票或发货单复印件、销售商证明,推广面积应用证明等。
(4)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经费(包括新品种选育、审认定、试验示范、推广等)审计报告1份,经费决算表1份,决算科目分类参照“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资金预算编制细则”执行。
(5)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奖补项目即日起申请,材料递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下午5点。
(6)联系方式:
申报材料送达地址: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仙霞西路779号3号楼 3208室。联系人:夏芸 52161303、15221608963。
上海三农微信号:shac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