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地区优质耐热青菜新品种的研究、推广与应用水平,助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加强区域联动合作与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近日,上海开展耐热青菜新优品种展示推介会,通过专题学术论坛与新品种展示相结合的形式,推动本地青菜种业的发展与创新,也为耐热青菜品种的推广应用搭建平台。
会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朱为民表示,上海地区的青菜生产,要牢牢把握“特色化、功能化”的发展方向,以体系化成果转化为发展重点,一要提升产能效益,实现平均产量有所提升;二要提升品质价值,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品化商品体系;三要提升绿色标准,打造超大城市安全蔬菜供给的“上海样板”,让“小青菜”成为服务市民餐桌、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这个品种叶片舒展、株型紧凑,符合消费者偏好”“另一品种耐热性突出,虽叶形稍长,但抗性优异”“还有富含花青素的紫叶品种和特色皱叶类型,丰富了种质资源”。现场观摩环节,55个来自不同省市的青菜品种亮相。
据了解,这55个品种于今年7月5日育苗、8月1日定植,并经过长三角地区的蔬菜行业专家们“严格海选”,围绕青菜的风味、口感,色泽、形态、新鲜度等外观表现,以及耐热性能、预估产量等指标展开系统评估,筛选出10个专家推介品种,为品种的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上海众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盈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NK2501”、山东德高种业有限公司的“热风德高”、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热火29号”、上海沃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沃尔 329”、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有限公司的“XC24青2”、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的“PK24016”、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改良金品 28”、南京金盛达种子有限公司的“美绿青梗菜”、南京农业大学的“绿美凤024(特色品种)”等耐热青菜品种脱颖而出,即将加入夏季上海“菜篮子”。
其中,“NK2501”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通过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创新育种策略,利用远缘杂交优势培育出的具有耐热基因优势的新品种。记者在大棚中看到,在35℃持续高温环境下,“NK2501”叶色翠绿无焦边,呈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
此外,1000余组本地选育的青菜耐热新优组合现场展示,参加活动的专家们纷纷用手中的贴纸进行投票,选出较为满意的品种。“我主要的判别标准就是外观,一方面,看叶子是否平展,比较平展的话,就是抗热性能比较好;另一方面,看颗型是不是很散,颗型很散的话,天冷了,它的收缩性也会下降。”宝山区蔬菜站高级农艺师张翠霞介绍。
现场,南京农业大学刘同坤教授发表题为“优质抗逆不结球白菜分子育种”的专题报告,系统解析了抗逆基因挖掘与新品种选育的关键路径;浙江大学余小林教授则围绕“根肿病发病机理及其绿色防控技术”展开研讨,提出了病害防控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创新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