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是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体现方式。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指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坚持科研选题来自于产业、科研成果服务于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科研规律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子,成为一支重要的国家农业产业战略科技力量。
5月24日,上海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会议举行。水稻、绿叶蔬菜、西瓜甜瓜、中华绒螯蟹、花卉、食用菌、南美白对虾、肉鸽等8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在会上作汇报交流,总结分享2023年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效和2024年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产业技术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服务产业”是根本目标,聚焦“重点任务”要善谋善为,把握“功能定位”的新布局;要守正创新精准施策确保产业技术体系高效推进。
2024年是8个体系五年建设中的第三年,是承上启下、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年,2024年体系干什么?怎么干?会议强调,一要抓住重点,在科技创新上要“有组织、有侧重”;二要拓宽视野,在组织形式上要“建链条、多交流”;三要注重绩效,在管理机制上要“严考核、早规划”。要强化使命担当,使体系成为引领上海农业科技发展的平台,为本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上,各体系按照五年总目标和年度计划,总结了2023年度工作成果:水稻体系利用抗稻瘟病广谱高效基因,完成了“沪软1212”的抗性改良,支撑了本市品牌大米的高质量发展;绿叶蔬菜体系与上海清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创新服务,产品品质和价格都更具有竞争优势,实现了“从工厂到市场”的无缝对接;西瓜甜瓜体系持续开展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瞄准消费端全面分析,让地产西甜瓜品质高端化、效益最大化;中华绒螯蟹体系“江海21”品种和培育技术同时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花卉体系针对规模化的花卉种苗生产经营企业,优化了脱毒试管苗高效繁育与组培种苗繁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繁殖效率提升10%,亩净收益超过10万元;食用菌体系构建了领先全国的工厂化品种产学研合作筛选示范推广体系,建立了设施化食用菌品种大都市销售和三产融合新模式;南美白对虾体系针对淡水高密度养殖技术难点,开展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控制、淡水循环水处理、定点机械投饵等系列技术研发,让本市有望短期内实现淡水工厂化养殖;肉鸽体系开发了肉鸽场高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展肉鸽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体系考核着重从对本市产业发展贡献度、与创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结合度、国内同行业认可度、政府产业决策的参与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评分,并首次把产业规模和效益提升纳入考核重点。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度考核小组现场评分,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获评2023年度考核优秀并获得表彰。
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明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产业技术体系年度考核小组专家,产业技术体系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人,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创新团队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