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内外双销 成都4万吨蒜薹走向市民餐桌

时间:2014/6/4 21:37:35 点击:

    当下正是蒜薹集中上市的时节,昨日下午,彭州市隆兴镇双埝村车来车往,前来村里拉蒜薹的三轮车电瓶车络绎不绝,眼见被拉走的蒜薹,农户们心里却喜忧参半,“一场倒春寒,蒜薹晚熟了半个月,其他产区的蒜薹也集中上市,我们就卖不到好价位。”虽然蒜薹利微,但是销量却一路飙升。据悉,我市蒜薹种植主要集中在彭州市,温江区、新都区、金堂县等蒜薹主产区,截至目前,我市不仅顺利组织外销湖北、湖南、上海和北京等地,成功销售本地蒜薹近4万吨,还协助周边销售蒜薹近万吨。   记者直击>>> 

      蒜薹价格参差不齐 销量却一路上升 

      刚靠近蔬菜种植基地,一阵浓郁的蒜香味扑鼻而来,远远看见田地里绿油油的蒜薹蒜苗正在迎风摇摆。公路上,随处可见前来拉货的客车,田埂边,客商正在菜地与农户讨价还价。 

    “5.6元一公斤,卖不卖?”“刚抽出来的蒜薹最嫩,品质最好,老板你加一点,”……最后,老板做了“加法”,农户做了“减法”,一桩田地里的买卖当场成交,收购商王乾贵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成功收购500公斤蒜薹。同样的议价方式,收购商张玉桂也从农户手中收购了300公斤蒜薹。就这样一下午,田地里成交量从收购商的100公斤、400公斤不等中,逐渐攀升。 

    与销量齐升的是蒜薹的放量。据彭州市农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是成都市蒜薹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约16万亩,总产量近10万吨,从3月初气候回暖开始,蒜薹每天产量逐渐上升,3月7日,5万公斤;3月11日,40万公斤;3月14日,100万公斤;到3月20日当天,初步估计上货量已达200万公斤。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户种植的蒜薹卖不起价。 

     原因分析>>> 

    暖冬+倒春寒 成都蒜薹与外地同时应市 

    据了解,今年蒜薹离地价格出现波动,至于原因,已经有几十年种植经验的农户早有结果:春节前的暖冬天气让蒜薹的积温已经达到一个高值,可春节后遭遇一场倒春寒,就促使原本应该早熟的蒜薹晚熟了半个月。 

    “别小看了半个月时间,这正好让成都的蒜薹与外地蒜薹上市撞到了一起,”彭州市农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成都,彭州市是最大的蒜薹种植区,温江其次,金堂、新都、郫县等区(市)县有零星种植。但是,汉源、什邡市等成都周边地区蒜薹面积增加较多,而且还与我市几乎同时集中应市。这样就造成市场上蒜薹供大于求的局面,直接影响到价格销售。 

    应对措施>>> 

    组织蒜薹外销 4万吨蒜薹走向市民餐桌 

    针对这一情况,市农委迅即召集彭州市、温江区、新都区和金堂县等地进行了产销分析,”市农委市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初,市农委及时与蒜薹主产区对接,预判产销形势;3月14日,市农委再次召开“全市蒜薹营销会商对接工作会”,彭州市、温江区、新都区、金堂县等蒜薹主产片区农村发展局,雨润、白家、沙西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红旗超市、舞东风超市、益民菜市等有关流通企业一起确定了以抓外销为重点的营销思路,坚持每天汇总各地市场信息,组织蒜薹销往湖北、湖南、上海和北京等地。截至目前,我市不仅顺利销售本地蒜薹近4万吨,还协助周边销售蒜薹近万吨。 

  截至目前,成都市尚有近7万亩蒜薹在田,主要集中在彭州市。温江区、新都区、金堂县等蒜薹主产区上市销售基本结束,全市蒜薹的离地价格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有上涨,均价在7.4元/公斤左右。 

 来源:成都日报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