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总第16期
(蔬菜第8期)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4年5月6日
2014年春季小菜蛾、菜青虫的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1.虫情发生预报
1.1 小菜蛾:中等偏重发生年概率80%,中等生年年概率20%;
1.2 菜青虫:中等偏重发生年概率80%,中等发生年概率20%。
2.预报依据
2.1小菜蛾
2.1.1成虫诱测
根据各区县测报点系统调查显示,今年本市小菜蛾性诱成虫始见期为2月22日(闵行),与2013年相同。
截止5月4日,今天全市小菜蛾成虫灯诱蛾量65头,比2013年同期诱蛾量(43头)偏多,但比近三年同期平均(73.6头)偏少;性诱单盆蛾量310头,是2013年同期蛾量(53头)的5.8倍,比近三年同期平均(204.5头)也偏多。今年小菜蛾于5月初进入发生盛期。
2.1.2幼虫调查
田间虫情调查显示:当前全市有虫株率21%(甘蓝),幼虫平均单株虫口0.16头,2013年同期有虫株率12%,平均单株虫口0.16头,近三年同期平均有虫株率15%,平均单株虫口0.25头,今年有虫株率较去年和近三年同期均偏高,虫口密度与去年相等,较近三年同期低。
2.2 菜青虫
2.2.1卵量调查
根据区县调查显示,今年本市菜青虫卵粒的始见期为4月1日(闵行),与2013年相同,比近三年平均始见期4月8日提早7天。
截止5月4日,今年全市菜青虫累计卵量128.5粒,2013年同期累计卵量75.5粒,近三年同期平均为87.3粒,今年卵量比去年和近三年同期平均均偏重。
2.2.2幼虫调查
据各区县测报点田间虫情系统调查,今年全市在甘蓝上有虫株率23%,比去年同期20%偏高,比近三年同期平均36%偏低;幼虫平均单株虫口0.3头,与2013年同期0.35头相当,比近三年同期平均0.5头偏少。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早春温度比常年平均偏高,4月份以来气温虽回升慢,但依然较常年同期偏高,且降雨量较常年偏少,根据常年小菜蛾上半年的发生与4月上旬至5月上旬的旬均雨量呈负相关的关系,有利于二代小菜蛾和一代菜青虫的发生。而近期进入三代小菜蛾、二代菜青虫的发生始盛期,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6~15日),江南、华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有120~180毫米,局部可达200毫米以上,降水量将比常年同期偏多。根据虫情系统调查预测,预计在5月中旬初开始进入三代小菜蛾发生高峰期,5月中旬末二代菜青虫进入发生高峰期,未来的多雨天气,不利于适期防治且影响防治效果,请各区县加强虫情发生动态监测,因地制宜指导好基层的防治工作。
4.防治意见
4.1防治适期
今年小菜蛾、菜青虫的虫态历期推算,建议三代小菜蛾第一次防治适期为5月9~11日;第二次防治适期为5月15~17日兼治二代菜青虫;第三次为5月23~25日;第四次为6月2~5日前后。再根据虫口残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防治。
4.2防治用药
蔬菜补贴农药中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品种较多,防治中可自行选择。按照近期温度状况,生物农药可选用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科诺) 600~800倍;化学农药可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普尊)1000倍(注:该药持效期较长,防治间隔期可延长至10~15天);或10%多杀霉素悬浮剂(净峨)2000-3000倍;或150克/升茚虫威乳油(凯恩)2000倍;或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1500倍左右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