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农情农事 >> 内容

病虫情报(蔬菜第6期)

时间:2014/5/21 14:32:19 点击:

病虫情报(蔬菜第6期)

病 虫 情 报

总第六期

(蔬菜第6期)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4年4月14日

2014年一代小地老虎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1、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近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各区县蔬菜站(中心)对一代小地老虎虫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通过会商,发布我市一代小地老虎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预计一代小地老虎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中等发生概率80%。

2、预测依据

2.1、成虫诱测

2.1.1始见期

今年全市小地老虎发生期偏早。根据各区县应用糖醋、灯光和性诱3种方式的诱蛾系统调查显示,今年本市小地老虎成虫的发生始见期为1月28日(浦东),比2013年发生始见期2月1日(金山)偏早4天,比2012年始见期2月12日(崇明)偏早16天。

2.1.2蛾量及蛾峰

截止今年4月8日,今年全市小地老虎糖醋诱蛾、灯诱和性诱三种诱蛾方法诱蛾量总体均比去年偏少。

据闵行区测报点系统调查显示,糖醋单钵平均累计诱蛾61头,2013年为77头,近5年同期平均单钵110头,今年比去年以及五年同期平均蛾量均偏少。主要发生5个峰次,2013年发生2个峰次,今年比去年多三个峰次。今年峰次分布在2月下旬、3月上旬、3月中旬、3月下旬以及4月上旬。其中每个峰次诱蛾量分别占比为9.8%、14.8%、16.4%、23%、23%。

据星辉测报点调查,性诱诱蛾总量105头,比去年同期314明显偏少,共出现三个峰次,分别在3月中旬、3月下旬和4月上旬,其中每个峰次诱蛾量分别占比为8%、13.3%、26.1%。

据金山测报点调查,今年灯诱诱蛾总量91头,比2013年95头略偏少,峰次共1个,分布在3月下旬,其诱蛾量占比为37.36%。 

据青浦测报点调查,今年灯诱诱蛾量154头,性诱诱蛾113头;据宝山测报点调查,今年糖醋诱蛾量为4头,比去年同期偏少,性诱为102头,比去年同期165头略偏少,共出现两个峰次;浦东新区调查,累计灯诱诱蛾量52头,雌雄比36:16,比去年42头略偏多;据崇明测报点调查,灯诱诱蛾量25头,比去年略偏少,雌雄比17:8。

2.2 棕片诱卵

闵行区今年诱卵始见期为3月18日,至4月8日止,累计诱卵量17粒。

2.3卵孵进度

据闵行区测报点系统观察,3月18日的卵至4月1日孵化,历期14天,平均温度10.6℃;3月24日的卵至4月5日孵化,历期11天,平均温度11.8℃。

2.4、幼虫调查

据闵行区测报点小蓟母上调查,3月初至 3月23日累计调查小蓟100株,查到一龄幼虫3头,有虫株率3%,比去年4%略偏轻。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1、2月份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在2月底连续出现了20℃以上的气温,温度回升较快,利于南方虫源早迁出,故导致成虫始见期偏早。3月期间温度也较常年略高,一方面导致卵和幼虫发育加快;另一方面油菜花盛开早,对糖醋诱蛾、性诱数量的影响较大。根据常年一代小地老虎有4~5个蛾峰预计,4月中旬前后还会有1~2个较大的蛾峰,望各级植保员要注意一代小地老虎后期的发生动态调查。

4、防治对策及意见

据诱蛾量、幼虫发育历期和近期温度等综合因素分析,提出今年小地老虎防治应根据作物、地块和虫情分3次进行,第一次防治适期在4月15日~17日(大棚可提前在4月14日~15日),主要防治对象田为豇豆、刀豆、毛豆、甜椒、茄子、玉米、大葱、地膜土豆等和定植不久的作物以及夏播十字花科秧苗等;第二次防治适期在4月22日前后,防治主要对象田为白地、换茬地以及补治第一次防治后虫口残留高的田块;第三次宜在4月28日前后,主要针对白地、换茬地和残留虫口偏高的田块进行扫残挑治。

防治小地老虎的农药种类较多,可选用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1000~1500倍;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普尊)1000~1300倍;或240克/升氰氟虫腙悬浮剂(艾法迪)800~1200倍;或10亿PIB/毫升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奥绿一号)500~800倍等。各地可酌情选择推荐的杀虫剂使用,喷药宜在傍晚进行。

进入采收期的叶菜类蔬菜,为避免农药残留问题,不要直接喷药防治,宜用老菜叶、莴苣叶等切碎后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量5公斤,在傍晚撒于田间进行诱杀,或在采收后接茬前防治。

 来源: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