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1950年代上海蔬菜生产布局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2022/6/20 10:18:34 点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总面积为636.1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2.4平方千米,郊区面积529.43平方千米;总人口502.92万,其中市区人口418.94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3.3%。此时,上海市约有菜田8.5万亩,分布在浦西龙华、新泾、真如、大场、江湾、新市、吴淞和浦东高桥、洋泾、杨思10个区,由于郊区范围较小,城市人口庞大,蔬菜的自给率不到40%,60%以上的蔬菜需依靠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客菜的补充。为了解决市民的菜篮子问题,整个1950年代上海市不断扩展完善蔬菜生产布局,历经10年基本实现了蔬菜的自给自足。这一历史进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0年间,菜田的分布,绝大部分在市区近郊的四周。当时这些地区的特点是土地较少,一般每一农户耕种土地三五亩,多的五六亩,以种植短期叶菜为主,品种较多,有各地人吃的特色菜,如广东生菜、白花芥蓝以及外侨喜食的西洋菜、羊角豆等等。蔬菜的出售多数由菜农自产自销。但是,纯种蔬菜的农户很少,大都是兼种粮食。那时,家家户户在宅前宅后的边角隙地种家禽不会啄食的韭菜、葱、大蒜之类的作物,既充分利用土地,又防止庄稼损坏。在自然村附近的周围,那些地势高、土质好、灌溉、出水、施肥、运菜、管理均方便的土地都种蔬菜,在离自然村较远的那些排灌不很方便的瘠地、洼地都安排种庄稼。形成这样的布局和种植,是因为纯种蔬菜每天的农活很重,一家一户的劳动力有限,种一部分庄稼可以缩短战线、错开农活,腾出劳力管好赖以生活的菜田;还因为每一农户耕种的土地有肥有瘦、有远有近,肥沃的、近的土地种菜,另外庄稼的秸秆可以作为菜田的覆盖材料,粮食的加工副产品如豆饼等可以作为肥料。所以那时一家一户、逐垄逐块的蔬菜生产布局,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1951年上海郊区完成土地改革,逐步建立了生产互助组,初级、高级合作社,蔬菜的生产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并由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中到批发市场销售。1952年,菜田发展到16.2万亩,菜农增加到10多万人,郊区蔬菜年上市量从解放初期的12.6万吨增加到16.5万吨,上海蔬菜自给比重达到39.4%。

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起,由于郊区积极贯彻中央和上海市委提出的“郊区农业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蔬菜固定面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到21万亩。1957年,郊区蔬菜总产量达到75万吨,蔬菜种类88个,品种360多个,自给比重达到70%以上,实现了“就近生产,基本自给”的要求。从空间布局来看,原来10个郊区合并而成的东郊、西郊、北郊成为供应市区的蔬菜基地。东郊位于浦东地区,其时蔬菜固定面积已扩大到4万亩,大部分集中在洋泾、严桥、杨思等以蔬菜生产为主的乡镇,全年总产量可达40万吨,种植的蔬菜品种较多,春、夏季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刀豆、毛豆、豇豆、茭白、夜开花等;秋冬季有大青菜、黄芽菜、卷心菜、花菜、芹菜、萝卜、茭白等;其中尤以茭白、刀豆、芹菜、花菜的产量最高、品质好、供应期长,因而享有盛名,成为东郊四大名菜。1957年,西郊的蔬菜种植面积扩展最多,从3.5万亩增加到9.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3%,单位面积产量也从1950年的1700斤提高到7000斤,总产量达35万吨左右,卷心菜、洋山芋、番茄、黄芽菜等四个品种的上市量各占全市供应量的70%-80%。北郊的蔬菜固定面积也在1957年前后从2万亩扩大到4.1万亩,其中60%的面积分布在邻近市区的塘南、场南、庙行、高境等8个乡镇、40个蔬菜生产合作社。塘南乡的蔬菜面积相当集中,占到三分之一,是市郊种菜历史较长的老菜区之一,种植的品种继承了解放初期的特色,以广帮、外侨吃的花色菜居多,此外还种植用作食品工业原料的蔬菜,如芹菜、萝卜、辣椒之类。这些蔬菜基地形成后,蔬菜生产的布局和种植,也同时随着农村合作化程度的提高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的一家一户、逐垄逐块、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布局,演变为集体耕作、土地平整、菜田成片、以乡镇为单位的布局了。菜区所有的土地开始按照新的要求来规划布局,平整土地、拆迁坟墩,使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东零西散的土地改造成为平平坦坦、成方成片的菜田,以减少土地浪费,增加耕田面积。据当时东郊六里乡的规划,全乡2369个坟墩,拆迁平整以后可增加耕地236.9亩。

第三个阶段是1958-1960年期间。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和全国工农业生产出现的“大跃进”形势,使得城乡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外地的客菜来源更趋减少,而市区对蔬菜的需要却日益增长。1958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宝山、嘉定、上海三县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共有土地128万亩,其中耕地约117万亩,三县划入后,曾预想通过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使郊区成为一个可靠的副食品基地。1958年下半年,郊区实现人民公社化,99.74%的农户入社,郊菜供应减少,外地调入蔬菜也因当地缺菜而大幅度下降,市场货源枯竭,出现“市民深夜排队买菜,有时还买不到”的情况。对此,上海市委认为“必须再次扩大郊区”,向中央提出将松江专区整体划入上海市。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再次批准将川沙、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和崇明等7个县划入上海。至此,上海市的辖域面积扩大到6185平方千米,新增郊区面积5567平方千米,上海原来“大城市”、“小郊区”的格局起了变化,为蔬菜基地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1959年蔬菜面积增加到37.8万亩,1960年又扩大到43万亩。至此,上海市区的蔬菜供应网开始由嘉定、上海、宝山、浦东、川沙、南汇、青浦、松江等8个县组成。1959年郊区蔬菜上市量达到125万吨,本市的蔬菜供应已实现了自给。这对解决三年困难时期上海市民吃菜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跃进”时期工业的迅速扩张,郊区基建的扩大,新工业区的兴起,原来与市区接壤的部分老菜田陆续被征用了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在1957-1959年之间,先后被征用的近郊老菜田近3万亩,菜田被征用后,一部分有种菜经验的菜农转向工业生产。反映在蔬菜生产布局上,便是近郊老菜区的菜田面积缩小,逐步向远郊棉粮地区扩展了。

至此,经过10年建设,上海已形成基本自给自足的蔬菜生产布局。来源:上观 本文作者:张秀莉

 来源: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