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销售难 今朝奔上海
8月5日晚,方山县马坊镇“打季节差蔬菜”微信购销群里依然热闹非凡,张国红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才发出社里的西葫芦发往上海的视频和图片,接着张乃旺就把“全国各地市场蔬菜价格行情”的链接发在了群里,而马坊镇党委副书记王熙照把赤坚岭村第一书记郑伟的创意——西葫芦贴购销图标发到群里后,更是赢得一片叫好声。
随着马坊镇打季节差蔬菜购销协会正式成立,这个由该镇各界致富能人组成的“微信群”已经成为了该镇特色农产品和打季节差蔬菜购销的“桥头堡”和“信息转换站”。在这个微信群里,全镇各村“两委”主干广泛宣传,发挥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积极协调组合作用,纳入“村集体+协会+农户”的订单产业发展模式,共建诚信合作平台,共享市场信息资源,有组织地建立市场经营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力争由当前发展规模小、生产销售散、运销渠道单一、运销市场近等特点,发展成“抱团”闯市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生产运销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大格局。
8月5日,酝酿已久的马坊镇打季节差蔬菜购销协会正式成立。如果说产生了机构通过了章程是常规套路的话,那么该镇党委书记刘亮勤的话则很有些另辟蹊径的意味:“1+ 1等于2是算术,1+1等于11才是市场经济学,成立协会的意义一是经销商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合作共赢;二是协会成立后可以引导群众按市场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兜底收购,最大限度为全镇农民增收,为群众脱贫上保险;三是马坊镇没有雾霾,是吕梁山腹地无污染特色农业生态区,出产的土豆、西葫芦、豆角等农产品质优价廉,但没有形成品牌,希望协会发力早日让马坊农产品成为一个大品牌。”据悉,仅在协会酝酿成立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马坊镇全镇售出的农产品总价值就达到了60多万元。
马坊镇打季节差蔬菜购销协会会长张永红说,在这个市场选择产品的社会,我们要五指握拢成拳头,要让“硬产品”成为“硬优势”。前些年,本来马坊种植的土豆、西葫芦等农产品质量很好,但就是和市场对接不上,好货卖不上好价钱。西沟村的西葫芦以前一直滞销,最近却成了上海的抢手货,今年大家通过微信以及电子商务门路办了不少大事,相信协会成立后,我们“全镇抱团一盘棋开出的花会更鲜更大”。山西日报 记者 范珍 通讯员 闫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