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监督抽查发现的5批次“上海食品”(来自5家上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上海市食药监局4月25日发出通告,公开核查处置情况。
这些不合格食品包括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经销的圣安娜天然矿泉水(含气)、上海正好华食品企业有限公司销售的康辉雪梅等。
不合格食品均已售出
经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共购进6012瓶不合格的圣安娜天然矿泉水(含气),截至调查时,已销售4253瓶。这些矿泉水不合格的原因是锌含量不合格。依据《食品安全法》,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被罚款人民币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宝山区徐运强蔬菜经营部销售的菠菜被查出毒死蜱残留量超标,缘府商贸(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的食用猪油被查出过氧化值超标,两家企业分别被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截至调查时,不合格的10公斤菠菜和400罐总计171.2公斤的食用猪油均已对外销售完毕。
此外,上海天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广氏菠萝味碳酸饮料菌落总数超标,截至调查时,3888罐不合格广氏菠萝味碳酸饮料均对外销售完毕。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处以7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今年以来,上海市食药监局已发布4次通告,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监督抽查发现的17批次“上海食品”进行核查处置,共涉及家乐福、1号店、麦德龙等13家企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查看通告发现,南北货、蜜饯和蔬菜不合格批次最多,主要问题集中在菌落总数、霉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或农药残留等方面。
比如,宝山区富山蔬菜经营部销售的一批次韭菜“腐霉利”残留量超标,被罚5万元;上海联家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一批次开心果和扁桃仁霉菌超标,被罚5.1万元。
食品问题主因是“人祸”
食品不合格,主要问题出在人身上。
据市食药安办专家介绍,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被霉菌污染。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原因导致。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蔬菜灰霉病防治。我国相关国家标准规定,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限量值不得超过0.2毫克/千克。腐霉利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毒死蜱则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长期暴露在含有毒死蜱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并可能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我国相关国家标准规定,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限量值不得超过0.1毫克/千克。
上述两种农药残留量超标,可能是因为蔬菜生产企业和农户没有遵守规定,急着上市,在使用杀虫剂的非安全间隔期内采收了蔬菜。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