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香甜软糯的“矮脚青”丰收啦

时间:2017/11/9 8:49:56 点击:

  每到秋冬,爱吃绿叶菜的市民就有口福了,因为,口感甜糯的“矮脚青”只有此时才能吃到。在“矮脚青”的发源地——浦东新区新场镇果园村的菜地里,记者看到,矮脚、酥腰、青梗、紧实的青菜新鲜欲滴,当日收割后即可田头送餐桌。

  俗称“矮脚青”的“新场青”青菜大受欢迎,“新场青”之父、果园村土生土长的果蔬专家陈迪福自然高兴。陈迪福曾是果园村的农业干部,至今他和老伴还住在村里的老宅。门前的两亩菜地正是他坚守了几十年的岗位。从江浙沪、北京、湖北到云南、西藏,全国共计种植了6万亩“新场青”,一年销量约20万吨,全部的种源就出自于这两亩地。

  这两亩地的传奇要追溯到三四十年前。1980年果园村村民从七宝镇引进“七宝青”,然而,这种青菜品相不好,软硬不一,销路不好。陈迪福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观察,从中选出几十棵个头较矮、叶多梗少的“高颜值”青菜种进自家田里,留下第一批种子后,第二年再种,选出第二批种子。如此轮番,试了四五年,终于培育出新品种“新场青”。因为个头矮小,“身高”一般不超过20厘米,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矮脚青”。

  “新场青”面世后迅速征服市场,被上海科技节农村“一村一品”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在第十一届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中摘得金奖,被誉为“上海蔬菜生产消费中的第一号品种”。

  去年,陈迪福和儿子联合高校一起搞产学研。今年,上海新场青蔬菜研究所在儿子陈志刚创办的上海新凤蜜露果蔬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父子俩的26亩“氢农业”试水田也让“新场青”变得更加软糯带甜。记者 孙云 

 来源:新民晚报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