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区县动态 >> 内容

崇明县部署2014年蔬菜安全监管工作

时间:2014/1/9 6:27:07 点击: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保障地产蔬菜上市安全,让市民吃上安全、优质放心菜,崇明县农委于20131224组织召开了崇明县蔬菜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总结2013年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基础上部署了2014年工作。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不断强化蔬菜安全使用农药宣传、服务、监管与产品农残检测等各项监管措施,确保地产蔬菜生产、上市安全。重点做好蔬菜安全用药宣传培训、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三品一标”认证、新农药推广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以及2亩以上菜农田间档案记载,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菜中毒事件。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强化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签约

各乡镇对本地区蔬菜质量安全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把安全监管和技术服务工作落实到岗、到人,把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村、到生产者;督促蔬菜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生产过程管控、投入品管理、产地准出等制度;各蔬菜基地、园艺场、合作社要配备蔬菜植保员、检测员,明确监管员、植保员、信息员等工作职责;继续实施三级责任签约,3月份完成签约工作。

2、完善监管网络,细化监管措施

制定乡镇蔬菜安全监管计划,分解、细化有关监管任务,把制度落实、宣传示范、源头监管、档案追溯、质量抽检、检查服务等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作用,在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监管员、协管员和生产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把巡查与指导、监管与服务有机结合,切实提高镇村蔬菜安全监管效果。

3、推广新型材料,加强投入管理

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蔬菜新农药。县、乡镇技术部门要加强对菜农的实用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菜农科学防治病虫害和安全使用农药的能力,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大力推广色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菜田病虫害发生危害水平;通过推广使用新型农药减少蔬菜限制农药使用数量,杜绝使用违禁农药;积极配合农业执法部门加大农药经营市场的整顿力度,加强对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的清查收缴和专项整治工作。

4、规范档案记载,推进质量追溯

继续在蔬菜标准园、园艺场等基地推进蔬菜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新增享农、日鑫、晟槟、静捷、小生等5家信息上网基地,进一步扩大信息上网覆盖面;进一步规范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田间档案记载工作;对全县2亩以上蔬菜种植户发放《蔬菜承包户田间生产档案原始记录表》,镇村监管、协管人员指导2亩以上菜农做好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种植户田间档案记载工作,稳步提高我县田间档案记载率;各蔬菜生产基地应按要求记录农事操作信息,以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信息管理、产地准出、产地编码与产品标识等为重点,不断完善蔬菜质量可追溯制度。

5、深化为农服务,严格检查执法

县、乡镇技术部门要分批对2亩以上菜农开展安全用药培训,召开安全使用农药综合或专题会议3-5次,举办广播、电视专题讲座2-3期,全县印发安全使用农药各类宣传资料、技术资料约3万余份,发放崇明县蔬菜安全用药告知书2万份;5-10月组织县农业执法大队、县蔬菜站开展蔬菜安全用药执法检查1-2次,3-11月份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安全监管检查2-3次,组织技术部门开展1次蔬菜生长调节剂、水溶性肥料使用检查;在草莓、西甜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生产、上市季节,县、乡农业部门要加大监管检查力度,确保经济作物生产和上市安全。

6、提升监测能力,保障上市安全

积极做好定量检测、农残速测等检测工作,形成政府监测、行业检测、企业和基地自测的检测格局,检测结果及时通报和超标样本及时追溯;定期做好蔬菜产品检测与节前抽检工作,确保地产蔬菜的安全生产与安全上市,全年完成10万份样本定性检测,完成约1300份定量检测;开展1-2次农残速测网点工作检查、培训和仪器设备维护,指导各基地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在蔬菜标准园、规模化签约基地等单位落实蔬菜产品产地准出,提高地产蔬菜安全水平。

 

 

                                   崇明农委蔬菜办(沙勤)

                                   2013年12月26日

 来源:崇明农委蔬菜办(沙勤)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