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菜篮子”搬迁后 长沙海吉星蔬菜批发量跃居全国第二

时间:2017/4/24 9:09:23 点击:

说起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多数长沙人都知道,它作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俨然成了长沙人记忆中的“菜篮子”和“果盘子”。2016年4月23日晚10时,运营25年的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正式启动搬迁至长沙黄兴海吉星,实现零缝隙顺利转场。今年4月24日,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将迎来开业一周年,其蔬菜批发量已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作为省市重点“菜篮子”工程,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位于长沙县黄兴镇黄江大道旁,占地面积近1000亩, 总投资超20亿元,分两期开发建设。项目一期占地44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承接了马王堆蔬菜市场的整体搬迁。项目二期占地382亩,拟规划发展海鲜水产、进口水果、进口食品、进口肉类等交易区以及电商体验中心、体验式消费主题街区,配套建设农产品冷链以及整个项目的环保工程等内容。

新市场运营一年来

蔬菜品种增加100余种,价格下降近10%

新市场搬迁一年了,市场交易量如何?菜价上涨了吗?据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办主任姜思同介绍,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运营一年来,实现交易量700余万吨,交易额突破700亿元。交易高峰时,日蔬菜交易量达1.3万吨,进出场车辆超过9000辆,交易量、交易额以及进出场车辆均比马王堆蔬菜市场增加40%左右。

“目前我们的蔬菜品种达到216种,较以前增加100余种,全年蔬菜批发整体均价为3元每公斤,较老市场下降近10%。”长沙海吉星蔬菜一级批发份额占到湖南全省的85%,其中一半供应长沙市,一半供应其他市州及省外。

姜思同告诉记者,开业一周年以来,长沙海吉星迅速涌现出一批“亿元批发商”,他们的业务范围拓展到深圳、南昌、武汉、天津、香港、越南、泰国,北至辽宁,南至昆明等,已初步形成“买全国卖全省,买全省卖全国”的大流通产业格局。

园区交易火爆

市民、批发商表示环境舒适、交通方便

新市场设施如何?给市民提供便利和实惠了吗?记者走进新市场,发现园区宽阔平整,6栋蔬菜标准交易大厅十分打眼,上千名蔬菜批发商忙着卸货、称重、收钱,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湖南人爱吃辣椒,辣椒销量在中南地区始终排第一,新市场A1蔬菜区以辣椒交易为主,也是当天交易最火爆的区域之一。

“这里不仅环境舒适、价格便宜,而且交通还很方便。”4月23日,为星沙15路公交车司机做饭的刘大姐专程前往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购买食材。一番挑选后,她的手提车上便装满了新鲜的辣椒、白菜以及其他农产品。自从去年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开业后,这里便成了刘大姐采购蔬菜的“定点单位”。

“之前在马王堆菜市场做了20多年的蔬菜批发,积累了一大批客户。刚开始搬迁至这边来时,心中有些疑虑。”崔先生说,去年4月份搬过来后发现,“更现代化、环境更舒适、交通更方便”的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不仅没让他的生意受影响,而且交易量更是节节攀升。

在众多“刘大姐”、“崔先生”的青睐下,每天数千台运送蔬菜的货车从全国各地涌进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交易大厅内更是人头攒动,买卖双方有条不紊地装车、卸货、称重、结算;园区内配备的送货车勤劳地四处穿梭,帮助有需要的买卖者把蔬菜运送到目的地。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多个档次

有望成为全国最大蔬菜枢纽中心市场

新市场有哪些改善?未来会如何规划?“从城区搬迁到交通区位更好的黄兴镇,我们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使蔬菜批发交易更便利、更快速。”据姜思同介绍,长沙海吉星交易场地面积是原来的4倍;新设装卸月台将搬运效率提高5倍;大中小循环交通设计破解批发市场内拥堵难题;“海吉星一卡通”大大缩短进场和交易时间;“智慧中心”实时播放中国生鲜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减少交易前的“犹豫不决”。

同时,长沙海吉星投资1000万余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能力由原来的350批次每天,提高到600批次每天;推行交易追溯码,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查询到蔬菜的卖家、买家、产地等信息,实现安全可追溯,确保园区内流通的蔬菜安全,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姜思同告诉记者,为适应市场需要,该园将新增4栋标准化蔬菜交易大厅,已经于2016年12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在2017年6月投入运营。届时,长沙海吉星综合蔬菜日均交易量将会突破15000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元,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蔬菜枢纽中心市场。

 来源: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