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的农民经纪人格外忙碌,每天都组织40吨蔬菜运送到上海,这是该市农业跨江融入上海的一大亮点。今年,海门市发挥与上海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优势,不断深化推进农业对接服务上海,既当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又做上海市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瞄准无缝对接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海门市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即新建供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万亩,新建直面上海市民的休闲生态农业园区2至3个,使海门成为上海市民农产品首选供应基地和上海市民休闲观光的重要目的地;承接上海重大农业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上,实现从上海引进的重大农业项目占比在80%以上;销往上海的农产品增幅在5个以上百分点,实现80%的外销农产品销往上海的目标,努力把海门建成农业接轨上海的示范区域。
按照稳蔬菜、增特粮、优水产、扩水果、控生猪、壮海门山羊的工作要求,今年,海门市继续调优农业结构,丰富主供上海、惠及苏中苏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大力发展海门山羊规模养殖和优势水产品养殖,建设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加快实施中国(海门)海产品国际贸易中心、南极磷虾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全力打造面向上海、辐射南黄海沿岸的海产品贸易集散中心;新建专供上海市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万亩,全力打造优质稻麦、设施瓜果、特色蔬菜、特粮特经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使海门成为上海农产品首选供应基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建设“菜篮子”的前提。今年,海门市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与执法检查,让海门农产品成为上海市场的免检产品、上海市民的放心产品。
当好上海的“后花园”,海门市重点发展休闲创意农业。今年将大力建设集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园区,挖掘和培育“海门枇杷·山羊传统农业系统”等农业历史经典产业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举办好“羊家乐”田园风光游、采桃节、枇杷节等品牌农事庆节活动。按照彩色化、珍贵化和效益化的“三化”要求实施造林绿化、农业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美丽田园。
当好上海“菜篮子”“后花园”,海门市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推介和宣传工作,已多次面向上海客商进行了专题农业招商推介活动,努力招引一批高质量的农业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园区参与长三角休闲农业博览会和上海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平台宣传推介,让丰富的农产品、自在的休闲游深入上海市民心中。(杨晨、邹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