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农情农事 >> 内容

2016年松江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和防治

时间:2016/7/7 9:20:59 点击:

1. 虫情发生程度

  斜纹夜蛾:属中等偏重发生年;甜菜夜蛾:属中等发生年。

  2.发生情况

  2.1 斜纹夜蛾

  今年斜纹夜蛾发生期偏迟。斜纹夜蛾成虫灯诱发生始见期为5月15日,比2015年发生始见期5月11日偏迟4天;性诱的发生始期为4月6日,比2015年发生始见期4月5日偏迟1天,比2014年始见期3月26日偏迟11天。截至6月28日,今年我区斜纹夜蛾灯诱和性诱诱蛾总量多于去年。据松江测报点调查,斜纹夜蛾灯诱总量122头,比去年同期108头偏多,出现一个峰次,分布在6月25-27日(68头),该峰次诱蛾量占比为55.7%;性诱诱蛾三钵总量3726头,比去年同期3039头偏多,共出现1个峰次,分布在6月22-26日(2166头),该峰次诱蛾量占比为58.1%。

  2.2 甜菜夜蛾

  今年甜菜夜蛾发生期偏迟。甜菜成虫灯诱发生始见期为5月13日,比2015年发生始见期5月10日偏迟2天;性诱的发生始见期为4月6日,比2015年发生始见期4月3日偏迟3天,比2014年始见期2月28日偏迟37天。截至6月28日,今年我区甜菜夜蛾灯诱和性诱诱蛾总量少于去年。据松江测报点调查,甜菜灯诱总量21头,比去年同期32头偏少,只出现一个峰次,分布在6月15-17日(9头),占比42.9%;性诱诱蛾三钵总量117头,比去年同期164头偏少,共出现2个峰次,分别分布在5月20日-5月23日(17头)、6月20日-24日(22头),其中每个峰次诱蛾量分别占比为14.5%和18.8%。

  虫情调查:在田间豇豆、毛豆、青菜、卷心菜、芦笋等作物上均见2种夜蛾的为害状。有虫株率为2.5%-4%。

   3.发生趋势

  今年4~5月温度较常年偏高,虫源迁飞早,又因为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5月以来南方多地汛期,持续暴雨水灾,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最多。两广、福建等地降雨量均突破历史记录,难以实施防治,导致迁出地虫口基数较高,于5月底6月上旬测到第一个迁入峰;今年上海于6月19日入梅,受强降雨影响,连续的雨水天气对两种夜蛾的迁入非常有利,再一次使南方虫源大量迁入,分别形成了第二迁和最强第三迁入峰。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十天,梅雨带北抬至江淮流域,本市处在梅雨带南部边缘,以多云天气为主,但午后仍有局地的雷阵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多2~6成,还会有虫源不断的迁入,预计两蛾将再出现2~3个迁入峰。随着出梅后7~8月份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和多台风、雷阵雨天气,更有利于发生与繁殖,预计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进入发生盛期。两种夜蛾均有寄主范围广、危害重的特点,为防止对蔬菜造成较大危害,望各区县加强实时监测,组织适时防治,防止虫灾的发生。

  4.防治意见

  4.1 生物防治控制

  为有效压低虫口密度,6月初开始至10月,在田间挂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每2~3天清理一次诱杀的成虫,更换诱芯时不得交叉替换两种诱芯,换好一种诱芯后,要用肥皂清洗后再换另一种诱芯,两种诱芯交叉设置最小间隔距离不得小于20米,最大间隔距离不要大于40米。

  使用后废诱芯不能随意乱弃在田间,要集中回收埋土。

  4.2 化学防治

  4.2.1防治适期

  根据两种夜蛾的虫态发生历期和发生期距推测,建议今年第二代要有两次防治,第一次防治适期在7月3日~6日,第二次在7月14日~17日(根据前次用药的持效期调整);第三代发生期两次防治,第一次防治适期8月2日~8月5日前后,第二次在8月12日~8月15日;第四代发生期的第一次防治适期在8月底前后,第二次在9月上旬末;第五代发生期防治两次,第一次防治在9月底,第二次在10月上旬末。另要注意台风侵袭时间,一般台风过后一周要用药补治一次。

  按夜蛾幼虫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用药时间应在傍晚进行,最好在傍晚6点以后进行防治。

  4.2.2推荐用药

  由于今年虫口迁入早,在本地发育的虫态复杂,建议第一、第二次防治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类农药,便于对高低龄幼虫均有较好的效果。

  根据今年推荐农药品种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农药品种,适合卵孵高峰和初龄幼虫的品种,建议在防治适期的偏早时段防治,如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1000~1500倍;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普尊)1000~1300倍;或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奥翔)2500~3500倍等。适合在推荐防治适期偏后时段防治的药剂,如50克/升虱螨脲乳油(美除)1000~1500倍;或150克/升茚虫威乳油(凯恩)1500~3000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0~2000倍、50克/升虱螨脲乳油600~1000倍等。

  要注意农药的合理交替使用,延缓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并注意各种农药的安全采收间隔期,降低农药残留。

 来源: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