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月10日入夏后,上海将自6月19日起,正式进入梅雨期。
6月18日,上海气象部门告诉澎湃新闻,这比常年平均入梅日(6月17日)晚了两天,属于正常范围。
气象专家提醒,进入梅雨期后,湿度较高,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期,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同时,需要注意做好防潮、防霉和食品安全等措施。此外,梅雨天尽量不要打开朝南的窗户,因为南面的气流是暖湿气流;通风选择在下午,这是一天中空气湿度最低的时候,气候相对干燥。
18日午后到上半夜局地阵雨
6月18日,上海迎来中考首日,上午的天气还不错,阳光明媚。但是,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18日午后到上半夜,局部地区就会出现阵雨或雷雨,此次降水将持续到6月19日,且雨势明显,19日早晨到上午还将出现短时强降水,并可能伴有雷电,对出行有一定影响,考生需要注意。下周,上海将转以多云为主,不过午后多阵雨天气。同时,气温将频繁触及34℃~35℃,最低气温也在25℃~27℃。
6月19日,上海将正式入梅。
6月18日,上海气象部门介绍,目前东亚大气环流已发生调整,未来一周副热带高压将增强北上,冷暖空气交汇于江淮流域,上海多降水过程,自6月19日起进入梅雨期。梅雨期前期,雨带南北摆动幅度大,上海天气呈高温高湿,降水对流性明显、局地降水强度大等特点。
从降水情况看,受江南雨带北抬影响,上海除了18日午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外,19-20日也有阵雨或雷雨。其中,20日有较明显降水,雨量分布不均,西部和北部地区40-60毫米,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30-40毫米)、雷电等强对流天气。21-23日,雨带北移至江淮之间,上海处在雨带南部边缘,午后有局地雷阵雨。24-25日,雨带南落,上海将可能出现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
气温方面,据预计,18-20日,上海的最高气温在30℃~32℃;21-23日,气温将上升至34℃~35℃,湿度较大,市民需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今年入梅时间与常年基本持平
今年,上海的入梅时间是否正常?气象专家对此表示,从常年平均来看,上海的梅雨季节是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间,此时为初夏时节,江南梅子成熟,所谓“梅子黄时雨”,故称为“梅雨”。上海的常年平均入梅日为6月17日,今年只晚了两天,属于基本持平。
梅雨天气特点为:多阴雨、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一般为连续降水、但也可伴有阵雨或雷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梅雨通常由长时间维持在江淮流域的梅雨锋造成,不是孤立出现和维持的,它是季风系统在东亚范围内南北进退、东西摆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或若干个降水时段。对专业气象研究而言,梅雨的考量因素较多,包括东亚季风、中层的副热带高压等更多专业指标。
通常,上海地区的入梅标准主要有三个:首先,入梅前5天,副热带高压要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保证南方暖湿空气能够稳定输送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其次,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不小于22℃;第三,入梅后的头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包括区县气象站测得的雨日)。同时符合上述三点,才能判断入梅。
长江中下游将有较强降雨
全国方面,根据中央气象台网站6月18日9时发布的消息,长江中下游将有较强降雨,全国多地暑气较盛。据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18日起至21日,南方地区的主雨带将北移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江南北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局地累计降雨量可达150-250毫米。
由于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降雨区向北推移,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气象部门已宣布“入梅”,与常年同期入梅时间基本持平。最新预报显示,6月18日白天到夜间,湖南北部、湖北南部和东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及四川盆地中南部、贵州北部、云南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19日开始,长江沿江一线的降雨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还将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另外,江南、华南等地的暑气渐盛,19日起,将迎来一轮日最高气温35℃~39℃的持续晴热天气。同时,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四川盆地东部等地近日来也遭遇高温天气,预计18、19日,上述地区热度不减,日最高气温仍高达35℃以上。气象部门提醒上述地区的公众,尤其是体质较弱人群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来源:澎湃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