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区县动态 >> 内容

智慧农业打造成金山农业的对外名片

时间:2016/6/17 8:38:45 点击:

    从金山新城出发,沿着金石公路向北开20多公里,在金石北路的西侧,一个占地150余亩的蔬菜基地赫然出现在眼前。每个大棚里,田间微循环监测器、快速农情作业记录仪和360度高清摄像头成为标配。

    这里是区农委今年投入建设的金山区蔬菜研发中心,运用时下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控制蔬菜生产的全过程,农业工作人员不需要下地,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所有的农事操作。
     “以往菜地里,什么时候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现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殷伯贤介绍说,以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被模糊处理的问题,现在都有智能化的感应仪进行精确把关。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大棚里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达不达标?这些都、要靠田间微循环监测器说了算。
    精准化是物联网技术一个关键词。据介绍,运用田间的感应仪测量土地的养分,根据测量结果精准施肥,不仅节省肥料,有效降低农业污染,更能大大提高农业操作的效率。当田间微循环监测器感应到大棚内的温度过高,与之连接的电子屏幕上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农业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在电子屏幕上便可以打开蔬菜大棚的外遮阳网以及顶端的天窗,为棚内降温。如果温度偏低,工作人员则会打开棚内的内保温膜。所有的操作都在电子屏幕上完成,省去了大量人工,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据了解,目前正在建设的蔬菜研发中心内,已配有9个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将实时监控的视频画面传到北京农业专家电脑上,让专家进行异地指导。同时,监控画面能上传到蔬菜研发中心的二维码可追溯平台,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蔬菜生长的全过程。此外,工作人员每完成一项农事操作,快速农情作业记录仪也会将农事信息记录下来。扫一扫二维码,这些蔬菜什么时候施过肥,施了什么肥、用量多少都有记录。

    “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以往是一个人,一把锄头,一亩地,现在则是一个人,一台电脑,百亩地。”据殷伯贤介绍,目前全区共有蔬菜研发中心和金山区水产研发中心两个物联网应用试点,蔬菜研发中心正在进一步紧张施工中,预计明年全面建成。届时将主要用于蔬菜研发、种植技术展示以及旅游观光。而我区将计划利用这两个试点,进一步探索我区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将高科技的智慧农业打造成金山农业的对外名片。

 来源: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