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安信农业保险崇明支公司,根据崇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崇明生态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坚持支持服务“三农”理念,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生态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了农户尤其是一些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肯定,他们说,有了农业保险,心里就有底气。还有的说,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保护伞”。这些评价一方面反映了农业保险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农户对安信农保公司从业人员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的鞭策与激励。本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崇明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支持服务合作社的持续稳健发展也就成了安信农保崇明支公司的重点工作。
一、推进常规性农业保险,为合作社应对自然风险“遮风挡雨”
常规性农业保险就是最为基本的农业保险。农业是弱势产业,存在很多“靠天吃饭”的因素。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台风、暴雨、冻灾、极端高温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病虫灾害常有发生,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为此,安信农保公司根据上海农业生产特点开发了许多应对自然风险保险产品,崇明支
公司积极争取农业部门的支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发动,引导鼓励合作社积极参加农业保险。
应对自然风险的农业保险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种植业方面的保险,主要有水稻、蔬菜、西甜瓜、果树(水果收获)、林木、麦子、油菜等保险;二是养殖业方面的保险,主要有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家禽、淡水养殖、白山羊等保险;三是农业生产设施保险,主要有各类大棚保险。二是养殖业方面的保险,主要有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家禽、淡水养殖、白山羊等保险;三是农业生产设施保险,主要有各类大棚保险等。目前,在本县范围内的水稻、林木、麦子、生猪、能繁母猪、奶牛等保险基本做到全覆盖。一旦出险,他们就安排人员及时查勘、定损、理赔。
近年来,崇明农业生产遇到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如2005年“麦莎”“卡努”台风、“稻飞虱”虫害,2007年“罗莎”台风,2008年严重雨雪冰冻灾害,2011年“烂麦场”事件,2013年罕见连续高温和“菲特”台风,2015年持续暴雨灾害等,都给本县农业生产经营带来重大损失。大灾面积,安信农保崇明支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参与抗灾救灾,本着实事求是、特事特办、不惜赔、不乱赔的原则,快速理赔。“菲特”台风,仅蔬菜保险一项就赔款近2000多万元。每遇大灾,安信农保超赔,但对于帮助合作社减少损失、增强信心、快速恢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各级农业部门负责人,都大力支持、帮助推进农业保险,动员发动合作社积极投保农业保险,从而推进了本县农业保险的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拓展农业保险新领域,帮助合作社设置市场风险的“安全阀”
农业生产与经营,在生产过程中面临自然风险的同时,还面临营销过程中的市场风险。2008年雨雪冰冻以后,菜价飞涨。菜农积极抢种,结果造成供大于求,菜价暴跌,菜农损失惨重,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从此,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安信农保公司积极探索农产品市场领域的保险,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
一是“保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夏淡保险期限6.16至9.15日,冬淡保险期限12.16至次年3月15日。保险标的主要是青菜、鸡毛菜、生菜、杭白菜、米苋。按照亩产70%乘以单位生产成本计算,保费市县财政出大头,合作社出小头。当菜价低于约定的成本价格保险标的时,赔款资金会自动直接汇入合作社帐户。按照计划,本县承保10000多亩。这项保险主要作用是保护合作社种菜的积极性,引导重点蔬菜合作社均衡播种、均衡上市,保持菜价的相对稳定。
二是绿叶菜田头交易价格指数保险。这是本县首创。崇明也是蔬菜种植大县。但因为距离市区的远近,即使种植同一蔬菜品种,成本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保护蔬菜种植重点合作社的利益,也为了促进崇明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本市的菜蓝子工程,在县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13年开始尝试绿叶菜田头交易价格指数保险。这个保险与全市统一开展的“保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相比,有几个明显不同特点:第一,从保险责任期限来说,“保淡”期限只是夏季和冬季,而田头交易价格指数保险期限分四个阶段,涵盖一年四季;第二,从保险品种来说,“保淡”有5个品种,田头交易价格指数保险有13个品种;第三,以种植成本价格适当上浮动作为保险标的,比“保淡”保险更为优惠;第四,理赔依据以实际田头交易价格为基本依据,更为贴近实际。具体操作中,经过合作社推荐认同,从长兴镇到绿化镇由东向西选择5个合作社作为田头交易价格数据采集点,经过工作小组加权平均等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当期各个蔬菜品种的田头交易价格。2014年度,由于市场菜价低落,安信农保赔款超过300万元,合作社受益匪省浅。此项保险作为一项创新,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农民日报》曾在头版头条作了专题报道。
三是尝试气象指数保险。针对去年罕见的连续高温和特大暴雨,今年尝试气象指数保险,作为尝试本县今年承保1000亩。保险责任主要是高温和暴雨,当连续几天高于约定的气温或者高于约定的雨量,就启动赔款。此项保险的好处在于不用现场查勘定损失,快速赔款。同时,气象指数保险从广义上讲,属于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也就是说,时机成熟时,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个保险产品,相当于期货。
此外,为了帮助合作社更好做好营销工作,也为了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绿色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所有参加县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的成员均为被保险人。此项保险的作用有三,第一,有利于推进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超市一般都规定农产品进入超市必须要有责任保险;第二,有利于提升合作社品牌效应;第三,一旦发生农产品因为质量问题造成事故的,由安信农保赔偿,化解合作社风险。
合作社尝到了农业保险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感谢各级政府的关心,让他们真正享受到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领域的“双保险”,有了“双保险,心里更稳定”。
三、立足支农惠农,当好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面临自然和市场两个领域的风险外,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融资难。这是因为有些合作社本来就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即使有些资产但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进行商业贷款。安信农保公司在全国首创“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信用责任保险”,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小融资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合作社不用任何抵压物就可贷款。上海地区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崇明之最。安信农保崇明支公司积极用好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信用责任保险,先后为608家次的合作社共融资了近4亿贷款,解决了合作社燃眉之急。虽然此项工作给安信农保公司崇明支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信任风险和工作难度,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发生了几起逾期不还的案子,但是,他们表示只要大方向正确,绝大多数合作社有需求,一定本着“风险控制、业务照办”的思路,更加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目前,本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政策单位主要是市、县级重点合作社,贷款银行为农商行、浦发银行、村镇银行及邮政银行四家。随着本县家庭农业发展,他们也正在考虑如何做好家庭农场农业保险服务以及融资服务问题。同时,还积极参与本县农业生态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和探索,为推进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共同努力。
合作社的安全生产问题,事关合作社稳定发展的大局,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民生工程。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承办合作社雇用农民工的人身伤害意外责任保险,凡是具有一定规模、雇用本县户籍70岁的农民的合作社都可能享受保费补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