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害发生程度预报
1.1霜霉病属中等发生年;1.2软腐病属中等偏重发生年;1.3炭疽病属中等发生年;1.4根肿病属中等发生年;1.5病毒病属中等发生年;1.6黑腐病属中等发生年。
2.病害发生预测依据
据区云间测报点9月以来对十多个蔬菜园艺场和部分种菜承包田调查,对十字花科蔬菜病的病害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2.1霜霉病
当前全区十字花科蔬菜生育期多处在莲座期和成株期,霜霉病普遍处在始发期,部分作物、田块已进入发病始盛期。由于今年前期雨水偏多,发病程度比去年同期偏重,并将呈上升趋势。设施菜田病情将重于露地。今年大白菜上株发病率2%~42.5%,平均株发病率32%,去年同期18.5%;青菜株发病率1.5%~15.5%,平均株发病率7.5%,去年同期4.5%。
2.2软腐病
十字花科软腐病已进入发病始盛期,当前发病程度比去年同期偏重。随着进入包心期即感病生育期,将进入盛发期。设施菜田病情将重于露地。目前大白菜上株发病率3%~25%,平均株发病率11.5%,去年同期为6.5%;青菜株发病率2.5%~14.5%,平均株发病率9%,去年同期4.25%。
2.3炭疽病
十字花科炭疽病当前发病程度比去年同期略偏重。随温度下降,病情将保持平稳;略有下降。目前大白菜上株发病率7%~29%,平均株发病率11.5%,去年同期9.5%;青菜株发病率2%~25%,平均株发病率9.5%,去年同期11.5%。
2.4根肿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当前处于发病盛期,病情总体比去年同期偏轻。目前大白菜上株发病率5%~25%,平均株发病率11.5%,去年同期10.5%;青菜株发病率0%~25.5%,平均株发病率7.5%,去年同期8.5%。
2.5病毒病
十字花科病毒病当前病情比去年同期略偏轻。随着气温下降,传毒媒介的发生将受到抑制,发病程度有望下降。目前青菜株发病率5%~15%,平均株发病率7.5%,去年同期7.0%;甘蓝株发病率0%~4.5%,平均株发病率1.5%
2.6 黑腐病
目前花菜上株发病率15.5%,去年同期25.5%,比去年同期偏轻。
3.病害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夏季平均气温比常年低,8月雨量是常年的3倍。温度适宜且多阴雨天气有利于十字花科蔬菜多种主要病害的发生。目前天气早晚温差变化大,易在蔬菜作物叶面形成结露,增加病原菌侵染机率,特别是霜霉病、软腐病,又将进入感病生育期,病情将进入高峰期。望各级植保员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切实做好科学预防,确保防控效果。
4.防治意见
4.1农业防治
4.1.1开好沟系,降低田间湿度
定期清理沟系,保持沟系畅通,防止雨天时积水,加速病害传播。
4.1.2适时采收,防止压田超龄采收
到采收期的十字花科蔬菜,应及时组织采收,防止超龄在田蔬菜因抗病性下降,病株率上升而助推病害流行。
4.2化学防治
4.2.1霜霉病
防治霜霉病可选用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500~800倍液、52.5%恶唑菌酮?霜脲氰可分散粒剂(抑快净)800~1200倍液、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超赞)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发生初期,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使用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4.2.2软腐病
防治软腐病,对已经发病的病株,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400~600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必绿)800~1000倍液浇根,每株用药液200-250毫升。对没有发病的田块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3~4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4.2.3炭疽病
防治炭疽病可选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200~2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标)2000~3000倍液等均匀喷雾,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使用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4.2.4根肿病
对前茬有根肿病发生的田块,在整地时每亩使用生石灰70千克或每亩使用50%氰氨化钙颗粒剂48~64千克进行土壤处理;对于发病的田块,发现病株及早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
4.2.5病毒病
防治病毒病,在秧苗期未发病时可选用8%宁南霉素水剂300~400倍液防治,连续2-3次。对发病初期田块,可选20%吗?乙可湿性粉剂(迁毒) 200~400倍液等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2.6黑腐病
防治黑腐病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400~600倍液、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均匀喷雾,发生初期,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为防止过多过频用药,请合理选用农药,注重交替使用,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质量安全。